旅游规划设计 / 建筑设计 / 城乡规划编制 三"甲级"资质

规划 / 设计 / 投资 / 建设 / 创品牌 / 运营 / 推广 七位一体的文旅产业综合服务商

15321698160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多娇资讯 >> 多娇资讯

遗址的温度、历史的复活:国家文化公园如何建好用好?

2022-12-02

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推进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如何平衡好国家文化公园“

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推进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如何平衡好国家文化公园“建好”与“用好”的关系?没有“建好”的“用好”是伪命题,没有“用好”的“建好”则是机械的、低效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其它国代表性的文化公园建好用好案例,有助于我们更高标准地推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图片


遗 址 的 温 度


在日本的飞鸟历史公园中,“历史”赋予了底蕴、“自然”提升了魅力、而“人”则让这里温暖。一个有温度的遗址公园是每一个遗址人、历史爱好者和游客的众望所归。公众在飞鸟公园能够参观不同的遗迹和文物,还可以参观园内举办的各式各样的活动,更可以咨询户主,体验晚上入住古代建筑的住宿方式。


住宿的古建筑是根据考古发掘复原而成,里面的食物也依照古代而设定。比一定意义上普通的图片和文字展示更能吸引公众的目光,充分体现了遗址公园的知识性、趣味性、休闲性、娱乐性。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年轻的一代对文化保护有兴趣。


图片

高品质的遗迹展示

飞鸟历史公园中,石舞台古墓、高松冢古墓以及KITORA古墓为最有代表性的三个陵墓,除了一定规模外,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考古价值的壁画。它们分别分布在公园的三个区域之内。其中,石舞台古墓、高松冢古墓所在的两个区域主要以遗迹展示为主,配套以相应的博物馆与壁画馆。

其中石舞台古墓是目前日本最大的横洞式石室,正中央的天井石为一块巨大而平坦的岩石,就像一个舞台,因此被称为“石舞台”,30逾块岩石总重2300吨,特别是天井石重量高达77吨,不禁令人感叹距今一千三百年的搬运及建造技术。

图片


生活化的服务区

“KITORA古坟周边地区”则是环绕文化遗迹规划的更宽广区域,它在保护古墓并与周边自然田园环境融为一体的同时,让飞鸟的历史文化与风土生活和谐共存。在这里,可以享受到美丽的自然环境中与飞鸟有关的农活体验和手工艺等的节目和活动。游客中心、体验教室、体验工坊以及纪念品商店等也都分布与此。有全年可用的玩具车免费出租,车中放满了剑球、悠悠球、呼啦圈等充满时代感的玩具。


图片


开辟研学住宿基地

祝户地区则是一个研学住宿基地,除了有研修住宿所“祝户庄”之外,还有以大和三山为背景展开的飞鸟古京和被称为“奥飞鸟”的稻谷地区的美丽的梯田风景、草坪广场、以及通向石舞台地区散步园路等等。

“奥飞鸟”是指“深处的飞鸟”。游客们可以骑车到小丘上的“奥飞鸟”这一带,远眺日本少见的梯田景观,不少游客会专门在十月份到这里观赏遍野火红的彼岸花。


注重动漫、3D场景还原制作

公园的网站中有着很多原创短片用以更加深入地介绍公园,这些短片被称为“飞鸟罗曼纪行”。分别以春夏秋冬、鸟瞰、节事活动、历史风土保全、以及具体到每一个陵墓的介绍及特征、以及东亚文化交流等内容,结合动漫、3D场景还原等艺术、技术的形式制作,深入浅出并结合趣味性与故事性,同时也在园中的个别多媒体设施上进行播放。值得一提的是,大多视频的制作经费来自于公园的特殊邮票中的募捐款。

图片

开设展望台VR展区

公园里不定期地会在各大展望台上开设VR专区,沉浸式的科技体验让游客们在眺望遗迹的同时,身临其境地体会到飞鸟京在过去的辉煌。


图片


历 史 的 复 活

德国杜佩公园位于德国柏林西南角,距市区仅半小时车程,是13-14世纪的一个古村落遗址。1967年开始,德国考古学家着手对它进行全面发掘,并在遗址上建立了公园,于1975年首次开业。它以遗址为场地,通过实验考古的长期持续推进,实现对历史的触摸、聆听、体验、参与与复活。


图片


严苛的场景复原

杜佩公园的复原与展示,无处不体现出历史的影子。在场景复原方面,从菜地的种植到房屋的构建细节,都严格按照考古发掘成果进行复原;公园的管理、展示与运营,始终坚持实验考古并向游客传达中世纪生活成果场所的发展基调。公园内的所有树木树种也是根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复原种植,在原基址上与复原后的村落有机地形成一个景观整体。公园内还种植了大量的农业和园艺植物,由志愿者根据季节进行耕种和收获,以了解和复原古人的种植习俗。总之,这里从菜地的种植到房屋的构建细节, 都严格按照考古发掘成果进行复原。


图片


庞大的社会志愿者工作组

杜佩公园在少数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建立了一个600多名社会志愿者构成的工作组。志愿者们从家庭主妇到大学教授,从年轻人到退休老人,背景丰富多元。他们因兴趣及专业聚集到一起,根据个人的兴趣分工为不同小组,进行售票、讲解、展示、角色扮演等管理和运营工作。志愿者通过提供讲解服务、出售公园旅游商品以及蔬菜水果的销售获得收益,实现维持公园复原和维护的开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园负盈不负亏的问题。同时,由于社会民众的互动参与,公园逐渐成为连接遗址和当地民众之间的一个桥梁,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当地社区的公共活动空间。


图片


丰富的研学教育课程

杜佩公园设立了丰富的研学教育课程,从养殖的蜂箱采集蜂蜜、收获种植作物果实的自然拓展到模拟考古复原、研究的特色活动,这些课程内容都与当地文化历史息息相关。不仅为本地居民提供了历史文化传承教育的场所,还让游客可以通过参与研学活动与当地文化、居民进一步融为一体,同时创造了遗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杜佩公园采用公众自我管理、自我展示、自我运营的思路,进行历史文化各方面的活态展示,对我国的文化公园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