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中国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中国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中国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因以独特方式利用传统方法和知识,维护特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被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从2005年中国第一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认定至今,在全部65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中国以18处位列榜首。
新认定的3处遗产,以怎样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世界目光?这些遗产对我国意味着什么?
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和强大的生态功能
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集中分布在涉县东南部,是涉县乃至太行山地区旱作梯田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第二个万里长城”。
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为雨养农业系统,其历史可追溯至13世纪,集中分布在涉县东南部的井店镇、更乐镇和关防乡等3个乡镇,涵盖46个行政村。
系统内石堰梯田分布密集、规模宏大,是涉县乃至太行山地区旱作梯田的杰出代表。当地山区气候干旱、自然环境恶劣,而石堰梯田为陡坡种田创造了条件,既给当地人提供了稳定生计,也为缺土少雨的北方石灰岩山区打造了生态循环可持续农业样板,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涉县梯田不仅种出了远近闻名的核桃、花椒,还有小米、玉米、大豆、黑枣及其他农林产品。几个世纪以来,当地人采用环保农耕技术种植多种作物,既满足了自身生存发展需要,也留下了壮丽的梯田景观,见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
当地牧民通过每年春季和夏季的转场放牧,确保了草原植被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了因过度放牧造成的草原退化,并确保了肉、奶等畜产品的稳定生产。
阿鲁科尔沁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志伟介绍,这里是中国入选的首个游牧农业遗产地,也是全球可持续牧业和脆弱牧场管理的典范。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中国茶产业的突出代表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是以种植茶叶和制作铁观音茶为特色的农业生态及茶文化系统,遗产地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
该系统的核心区位于西坪镇的尧山、尧阳、南阳(南岩)、松岩,在唐末就有茶树栽培,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安溪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通过自然环境管理,确保茶树栽培的最佳条件,产出优质茶叶。当地最负盛名的铁观音茶源于18世纪,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半发酵型乌龙茶。
除此铁观音外,安溪现存茶树品种有44个,被誉为“茶树良种宝库”,首创的乌龙茶制作技术和茶树“短穗扦插”繁殖技术,丰富了世界茶叶种类和茶树繁殖技术。
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小鹏表示,安溪茶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文化符号,茶文化传承模式也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
农耕文明的遗产就在身边
目前,全球共有65处经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中国以18处排名第一。
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庆文回忆说,当年中国第一处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时,当地百姓都认为不可思议。
“我们把一个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东西,通过科学的办法找出它的现代价值。农业文化遗产认定以后,对于地方上提高文化自信心非常重要。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对于地方知名度的提升、名特优产品的发展以及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民族文化来发展旅游,带来非常重要的好处。”闵庆文说。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福建福州茉莉花和茶文化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在中国被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中,这些闪亮的名字无一不让人们勾连起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眷恋和对中华农耕文明的由衷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