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北枕大别山,南临长江水,拥有武汉市境内最高的山、最大的森林公园、最多样化的动植物种类,被誉为武汉城市花园,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黄陂,也是花木兰的故乡,是中华木兰文化之源。五年来,黄陂全域旅游实现突破发展,新建景区11家,A级景区增至17家,成为全国A级景区最多的县市区,木兰乡获评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乡。前不久,木兰水镇成功创建国家级4A景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再添一员“文旅大将”。
2020年初,黄陂被黄陂人自豪地称为“楚天第一县”,因为统计显示,武汉市黄陂区名列参与县域经济评比79个县区的第一名,也是唯一一个GDP过千亿的县区。2021年1—6月,黄陂GDP545.32亿元,同比增长32.4%。
“楚天第一县”的辉煌来之不易。曾经的黄陂,在发展之路上面临着很大困惑。黄陂区原为黄陂县,作为一个没有国家级开发区辐射的农业大区,乡村风貌差,环境卫生差,工业基础差。2009年,黄陂的财政收入才20个亿,是武汉人公认的穷地方。
敢问路在何方?黄陂区委区政府认准发展旅游业是突破口,而且决定要攀登旅游品牌的极峰——5A级景区,于是问计中国顶级规划专家。在院长原群教授的带领下,北京江山多娇规划院团队经过多番考察和提炼总结,精心呈现了《黄陂木兰文化园区提升方案》,把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草原、木兰云雾山等四大景区的木兰文化碎片整理成为全国最完整、最丰满、最精彩的花木兰文化园区,一举突破创建瓶颈。
经过黄陂区政府和四家景区全力以赴、紧锣密鼓的实施建设,2014年底,景区顺利通过国家5A级景区评定验收,跻身中国最高等级旅游景区行列。2015年全年接待游客1500万次,实现跨越式发展。2016年的五一小长假,黄陂木兰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超45万人次,遥遥领先湖北省内其它10家5A级景区。
成功迈进5A时代后,黄陂区充分发挥黄陂旅游“党政主导,企业主角,农民主体,品牌主打,行业主管”的“五主模式”成功经验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全面提档升级,打造“中国一流,中部一绝”的国家5A级景区,实现黄陂旅游大越、大转型、大发展的蝶变。
在黄陂,5A品牌带来的“旅游+”效应十分明显。景区内117个村庄村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居民彻底摒弃了“乱倒、乱扔垃圾,乱搭乱建房屋设施,酗酒打麻将”的不良习气,村村为旅游,家家想旅游,进而提升了整个景区的精气神,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黄陂成为中宣部、农业部、住建部、文化部等多家部委树立的农村农民产业转型的先进典型,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中国十佳旅游区(县)”、“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区”、“中国最具活力的老区生态旅游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湖北省旅游强区”等称号。
黄陂王家河的胡兴咀村,三十年前穷得叮当响,有句顺口溜很打击人:“胡兴咀的不能娶,夏无油、冬无米,胡兴咀的不能嫁,没吃没喝没棉花。”以至于后来村里人流失很多,搬迁的搬迁,打工的打工,房屋破败,田地荒芜,几乎成了一个荒村。
黄陂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后,这个村子近几年好像突然醒了,变魔术般出来一个农机小镇,村里村外像公园,栋栋房屋像别墅,住着洋楼房赏着花,地里全是现代化,打工的全都跑回家。因为这里背靠连绵青山,面向万顷良田,村民们建起了农庄和民宿,发展乡村旅游。很多武汉人会在周末带着家人到这里休闲,住着干净整洁、宽大亮堂的民宿,感受这里美丽的田园风光。还有一些爱摄影的人,会专门在农忙时候跑过来,拍摄这里的现代化收割现场。因为是许多大型农机集体上阵,那场面既壮观又令人兴奋。原来那顺口溜如今也改成:吃穿不愁现代化,美女争着往这嫁。
可以预见,胡兴咀村的故事将在黄陂更多的村庄发生。近日,武汉市黄陂区第六次党代会传来好消息,该区将放大好山好水生态优势,提档升级全域旅游,高品质建设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进一步增强重点景区吸引力,大力培育“新木兰系”旅游品牌。黄陂区党代表、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旭说,黄陂全域旅游带动效应明显,五年来,黄陂累计接待游客1.2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60亿元,36万农民吃上“旅游饭”,“进一步提档升级全域旅游,对促进区域发展,高标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五年,黄陂计划打造更多优质旅游目的地:培育“新木兰系”旅游品牌,新建木兰夫子山乡村度假区、木兰天创乡村度假区、木兰大余湾乡村度假区、木兰中华恐龙园等4大景区;加快建设木兰古道文化小镇、木兰黄花涝千年古镇、木兰姚家山“红色小镇”等3个特色小镇;每年新增一家4A级景区;建设精品民宿集聚区,打造木兰樾和林泉、木兰斜阳耒筑、木兰设计之乡等十大高端小众精品民宿品牌;创建木兰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争创全国首个全域旅游服务国家质量奖,成为全域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制定者、引领者。